Axelle 曾惠娟

 

文化理念文化施政目標文化行政

古川町之社區總體營造

 

壹:古川町概述

然景觀:古川町是一個位於日本關西歧阜縣的山城小鎮,全城人口只有一萬六千人。四面翠綠的山脈及清澈的溪水,環抱著與世無爭的山居歲月。這風光明媚的小鎮,最令人稱道的倒不是四週的自然景觀,而是歷經四十年持續不斷的社區營造。谷川聽古川町的全體居民例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環境,其成功多樣的社區總體營造活動及成果,獲得了日本的故鄉營造大獎。古川町是日本社區營造成功的典範之一。

魚池兼排水溝:這裡有條流經古川町市區中央的瀨戶川,寬約一點五公尺,在一九六零年代,古川町的淤泥滿溝,髒亂不堪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當地居民全體總動員,一起拿起水桶清理,這項“ 使社會更光明,使街道更美麗的運動 ”獲得熱烈迴響,古川町的社區改造運動因而萌芽,且共同把三千多隻鯉魚養的肥肥的,更不可思議的是居民還可用水溝裡的水來洗手,清理庭院。

 

築:古川町是木材生產地,更是木匠的故鄉。在此,他們所住的房子都是和式建築,房子都用木頭接榫築成的,不用一跟鐵釘,房子還用雲飾裝飾,這也是古川町的文化特色之一。

 

匠文化館:這裡還有木匠文化館,裡面有每一位木匠的作品及木製的益智遊戲,還有每位木匠不同的雲飾

製地下道:古川町原本有一座天橋,是為了方便小學生過馬路而設計的,可是後來居明認為天橋破壞景觀,因此改建成地下道,為了和當地的傳統建築相配合,地下道的出入口採用和式建築,裡面還提供廁所和休息的地方,達到了方便又美麗的目標。

典:古川町的居民在祭典時穿著鮮豔的衣服去廟裡拜拜,放水燈,祈求天賜良緣,並用雪人作成人像和蠟燭,別具一番風味。春天即將到來時,在外地的工作的古川壯丁都會回家參加“ 起太鼓 ”的祭典,祭典時,村人台神轎繞行全町祈福,全町有九座神轎,散落在町中的各角落,由町人負責保存與維護。

 

 

 一九六零年代的古川町瀨互川   六十年代開始,居民投入清理工作

 

 

           現在的古川町瀨互川

 

貳:社區總體營造之理念:

  古川町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除了天然景觀外,還有一條流經市區中央的瀨互川。一九六零年代的瀨互川受到極嚴重的污染,不僅外觀上有礙觀瞻,更散發出撲鼻的惡臭,深深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品質。經由町長的執著,發動了“使社會更光明,使街道更美麗的運動”企圖用綠化美化的方式來改造周遭環境,藉著建立認同→形成責任感→達成共識→達成既定目標的過程,企圖透過全盤性規劃來達成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

 

 

 

參:文化意涵

 

地下道

(天橋改建)

和式建築

起太鼓祭典

雪人像

及蠟燭

木匠文化館

1.公民精神

2

2

2.昇華情感效果

4

5

1

1

2

3.形式轉變

5

5

2

5

1

2

1

4.美學價值

4

5

5

4

2

4

2

5.與傳統輝映

0

0

0

5

0

1

1

6.代表身分與認同的代表性

5

5

5

5

1

5

4

7.獨特性的文化工業

5

5

4

5

2

5

2

8.自由表達

5

5

5

2

5

4

9.當代語言

5

2

4

10.反應時代

11.創造性

5

5

5

3

5

1

總分

41

44

37

54

16

32

21

名次

3

2

4

1

7

5

6

 

☆小小評語

鯉魚池

鯉魚池象徵著町民合作的精神集合,充分富有公民精神的涵義。町民對町內政策的認同,對村長的服從足以顯現町民合群的精神。在居家前的水溝養起鯉魚,不僅環境美化了,還極富有獨異創新的精神。

地下道

(天橋改建)

町內反對破壞老規矩的建設,原本的天橋即因為何周圍建築物風格不搭而改建。因此,此座兼具廁所及通行功能的美麗地下道即充分表現了町民重視協調性的公民精神,形式上雖屬地下道性質,但創新的設計卻增添了美麗的質感。久而久之,此作特設的地下道象徵著町民認同破壞老規矩這句話的最佳見證

和式建築

木式建築暗示著古川町為木材產地及木匠之故鄉的事實,極富有表達的價值。也許木製房屋並非獨一無二,形式上也沒有特重創新,所有建築皆不採用任何鐵釘建造的技術也遠在古希臘就已存在,不過觀賞整體建構後卻有給人耳目一新,精神舒坦的感覺

起太鼓祭典

祭典象徵著古川町市民的精神,創新與獨一無二的活動流程令人耳目一新。藉著此集會來結合町民合作精神是使社區營造極度成功的關鍵之一,傳統的祭典儀式反應的古川町的歷史,令人感觸良多。

雪人像及蠟燭

雪人像及蠟燭是為了祭典而設,形式普遍,只是尺寸增大,當所有人像與蠟燭齊聚一堂時充分具有整體性及一致性,但卻沒有極為美觀的感覺,嚴格上,只屬文化產物罷了。

雲飾

據說雲並非傳統的裝飾,也沒有一定的設計手法,重點是所有匠師皆可在裝飾雲樣上下工夫,創新即扮演著成敗的重大關鍵。所創出的雲飾皆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每件雲飾極富表達精神,表達著匠師對自己自我肯定的執著與珍視。

木匠文化館

木匠文化館充分表達著各木匠對自己的認同與驕傲,居住於木匠天堂的古川町內,所有木匠用雲飾及木製建築產物建構了木匠文化館,即使木匠精心雕琢的作品並沒有給人心曠神怡的感受,但是卻能在當中找尋到雕刻細膩的美感。

肆:社區總體營造目標

1.      設法使居民參與文化產業與文化活動,以達到文化普及化的目標。

2.      整合與善用當地資源,人力,以塑造觀光景點。

3.      政府與民間力量相結合以達到社區均衡發展的目的。

4.      當地景觀,古蹟,文化資產等結合當地歷史背景,人文景觀以發揮地方特色。

5.      保護,保存及修復文化資產。

6.      行銷古川町,提昇古川町的國際觀光地位。

7.      例行空間改革,塑造一致全體的景觀以提昇環境空間品質。

8.      建立文化評鑑制度,以避免泛文化的現象產生。

9.      賦予傳統文物新的生命力,使傳統與現代文化相融合。

10.  支持文藝創作,扶植文化從業人員,積極推動社區人才培育以提高社區素質。

 

 

伍:評文化目標之訂定

 

 

 

 

 

 

 

 

 

文化目標

 

 

 

 

 

 

 

 

 

 

 

 

 

 

 

 

 

 

文化目標

設法使居民參與文化產業與文化活動,以達到文化普及化的目標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1960年前的瀨互川,是一條臭味滿溢的水溝,六十年代開始,古川町居民開始投入河川清理,使今日的鯉魚池不僅成為一知名觀光景點,還為町民帶來莫大的榮耀與收入

2.      春天即將到來時,幾乎所有在外地的古川壯丁都會回到家鄉參加“起太鼓”的祭典。祭典時,村人台神轎繞行全町祈福,全町共有九坐神轎,座落於町中各角落,由町人保管與維護

3.      古川町是木匠的故鄉,町內設有木匠文化館,館內除了擺置町中木匠的作品外,還有木製的益智遊戲可供觀光客選取購買

 

 

 

 

 

 

果   

★★★★★

 

整合與善用當地資源,人力,以塑造觀光景點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人力:全町人民都有清理水溝,維護鯉魚池清潔的重責大任,透過全民的力量,造就了今日的古川町

2.      資源:古川町是木材的出產地,在此,町內建築充分表現了這項天然資源所帶來的優勢,全町的建築皆以和式木製建築為主。

3.      資源:當地自然景觀豐富,銀杏為當地特有景觀,町民也將此自然景觀充分應用,為古川町帶來龐大的觀光收入

4.      透過町民的努力,共同營造了深具潛力的觀光景點,不論是建築,自然景觀,甚至連普通的街道景觀都具有觀賞的價值。

 

 

★★★★★

 

政府與民間力量相結合以達到社區充分均衡發展的目的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政府訂定了飛驒故鄉景觀條例,明訂町內若要新設建築物,必須符合原規定條件,凡是合規格的建築接享有政府的補助。

2.      町民對社區的認同與要求,積極配合政府措施,舉凡維護週遭環境或保護當地自然資產,町民無不盡力配合,造就了社區的發展

 

★★★★★

 

結合當地景觀,古蹟,文化資產與歷史背景,人文景觀以發揮地方特色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古川町為木材生產地,也是木匠的故鄉。木匠文化館則為結合當地自然資源也徹底發揚了木匠卓越的手藝

2.      古川町有著美麗的銀杏景觀,為了保有銀杏的自然生態,政府積極保育,除此,還建造了可供銀杏自然生長的空間,町民並建立起共同維護的共識,保護周遭環境成為町民的責任與義務。

 

 

★★★★★

 

保護,保存及修復文化資產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保護鯉魚池的清潔與美觀是古川町所有居民的責任與義務

2.      政府與町民皆積極維護町內自然景觀與周圍環境

 

 

 

 

 

 

 

★★

★★

 

 

 

 

 

 

 

 

 

 

文化目標

6

行銷古川町,提昇古川町的國際觀光地位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經由町民努力保育之成果,古川町成為當今極富盛名的觀光區,除此也享有社區總體營造模範之美名

2.      古川町社區營造的模範事蹟已為古川町創下龐大的觀光來源,幾乎所有前往日本的觀光客絕對不會忘記參訪古川町,以一覽此城的風采。

3.      由於町民的默默耕耘,古川町社區的環境才能永久保持。這也是為何當談論社區總體營造時,絕對不會忘記古川町這現成的實例典範。

 

★★

 

7

例行空間改革,塑造一致全體的景觀以提昇環境空間品質

 

達到

與否

詳細說明

 

1.      町內飛驒故鄉景觀條例根據町內老規矩而訂定,在此有“破壞老規矩”這樣一句話,當新建的建築物和周圍環境不協調時,就會被大家這麼指指說說,因此町內建築大都不高,且皆以木造建築為主。

2.      古川町原本有一座天橋,是為了方便小學生過馬路而設計,但後來認為天橋破壞景觀,因此將天橋地下化。如此使外觀更一致,更賞心悅目。

3.      為了使社區更具一致性風格,連鄉村街道也經過一翻修整與設計,為了呈現更佳的空間品質。

 

 

 

★★★★

 

建議

1.      可推動與地方環境空間品質提昇相關之研究、規劃、設計和出版工作,舉辦演講、研習、會議、展演和訓練等推廣活動,執行地方環境空間品質提昇相關之專案計畫。

 

 

8

建立文化評鑑制度,以避免泛文化的現象產生

 

達到

與否

Ï

建議方法

 

1.      成立專家評鑑小組,透過地方文化資源的調查與管理以確定評定文化的標竿。進而使政府得以公開,公平,公正的名義補助相關藝文團體。

 

不明顯

 

9

賦予傳統文物新的生命力,使傳統與現代文化相融合

 

達到效果

p

建議方法

 

1.      古川町為木材盛產地,町中設有木匠文化館,但是館中所蘊藏的文化資源卻相當有限。由町中各匠師所製的雲飾是館中最知名的文化產物,傳統上用於建築裝飾。雖然文化館內有木製的益智遊戲,但是若以長程的眼光,各木匠若能將傳統的雲飾製造成各式各樣的文化產物(如木屐,雕刻飾品,木製髮飾),或以其他方式(如繪畫)呈現雲飾的美感將更美好。除此木製益智遊戲也可配合音樂,舞蹈作另類不一樣的呈現

 

 

 

 

 

 

 

 

 

 

 

可更加強

 

10

支持文藝創作,扶植文化從業人員,積極推動社區人才培育以提高社區素質

 

達到效果

Ï

建議方法

 

不明顯

1.      獎勵和獎助地方團體或個人從事有關地方文化發展、社區營造與環境空間品質提昇之工作計畫。

2.      政府多舉辦創作比賽活動,以重金集思廣益,蒐集優良且富有施行潛力的創意。

3.      舉辦演講、研習、會議、展演等推廣活動來培育當地居民素質,透過活動的推行來教育大眾。

4.      政府擬定藝文事業補助措施。一方面幫助藝文活動的推廣與執行,另一方面扶植文化從業人員。

 

               

 

陸:文化行政面剖析

1. 理想方式:建立認同→形成責任感→達成共識→達成既定目標

2.      執行情形:一九六零年代前的古川町居民有如一盤散沙,當時並沒有萌生共同保護社區環境的共識,經由村長不斷努力,加上結合各地文化工作者,提出整件之計劃,所需的人力和經費,在委員會的規劃,監督,執行下不斷強調社區認同與改造,並透過教育,演講等宣導方式,及積極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的相關建設後,漸漸喚起町民對周遭環境的重視。町長扮演的角色,目的及推行的方式如下:

扮演的角色

目的

方式

1.法律制定者

發展社區

1.訂定飛驒故鄉景觀條例:對建築,社區營造等皆有一定的規定。例如建築須合傳統規格,樓高限制等除此更明定凡合規格之建築皆可享有補助

平衡城

鄉差距

藉由整體全盤之規劃,配合訂定的法律,透過善用

地方資源與人力的方式,不僅打破了區域的界線,

還提高了當地的國民所得。

重新分

配與創

造資源

與設施

町民皆有反對破壞老規矩之共識。政府也積極規劃

町內任何一寸土地。例如原本町內有一座供小學生

過馬路而設的天橋,但後來因為破壞景觀的理由而

改建地下道﹔又如町長為了要讓天然的銀杏景觀長

久保存,特設了周邊建築設施,使野生銀杏在自然

卻受保育的情況下安穩生長。

2.管理者

有效提供藝文服務

町內建立起公共文化機構,提供專業的藝文服務。輔助町長實踐所有文化理念,進而推廣至各區域,使營造活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進行。

3.資源分配者

金錢補助來源

1.      觀光收入補助藝文活動,並分擔綠化,美化,環保等環境維護與改造所花費的預算。

2.      政府補助合規格之建築,透過金錢上的補助以營造和諧一致的都市建築景觀。

人力資源

1.      社區事務的推動有賴人力的支持,秉持著適才適所,人盡其能的理念,所有町民同心協力共同努力達成發展社區的使命。木匠共同建立高建築品質的口碑,分層宣導町民合作維護社區環境的方式等

4.推動者

創造一個文化能發展的社區

1.      透過詳細的國土規劃統合各人文景觀,建築,街道等….以打破各區域的界線,建立整體且具特色之社區

2.      決定優先施行的順序:町內社區營建從較多人關心,較不具爭議,且對於人之影響深遠的事務開始,例如綠化、美化、環保等開始著手。

3.      行動分層分工:社區事務的推動有賴人力的支持,人是社區的根本及靈魂,要使社區總體營造順利進行,人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為激發人之潛力,政策使個人專長得以充分表現,適才適所,人盡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