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génie李毓真

 

文化理念文化施政目標文化行政

『社區總體營造』-白米社區

 

大綱

 一、前言

二、何謂是社區總體營造

三、簡述白米社區

四、文化理念看白米

五、文化施政目標看白米

六、文化行政看白米

七、結語

   八、白米社區大事紀

 

 

前言

 民國八十三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提出了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目的是希望能從文化的角度,凝聚社區的意識,藉此改善其生活環境及創造地方特色。因為我們自覺到,在現今的全球經濟結構下,這項政策的實施是必要的。

當世界貿易組織(WTO)將區域性的消費、勞動與生產的體系重新架構之後,台灣傳統產業不斷地受到衝撞,為了市場競爭,我們的產業出走,轉至大陸、越南及東南亞各地設廠,除了對就業市場造成困擾,也使得社會不安躁動。工業化的影響,使得地方特色逐漸消失,外移的人口也難對故鄉或是新的居住環境,產生認同感,因此共同體的意識是十分薄弱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說過:「台灣鄉村的各種初級產業,在工業化的衝擊下,已經逐漸沒落,等到加入WTO之後,衝擊會更大.........不是每個鄉鎮都能夠千篇一律地走向工業化和商業化.........

因此,民間社會在這一波全球經濟再結構的強大變遷中,應該要如何面對,是當時政府想要解決的問題。加上台灣社會,也面臨了變動與衝擊,更加速了政府實施以文化為基礎的改造工程。

在這一個時期,台灣的文化政策從一個上對下的觀念,走向地方化,而且也開始了一個,文建會稱之為全國性文化生活學習的運動,那就是社區總體營造。

在這份報告中,首先會針對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下一個定義。因為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不知道社區總體營造的意涵,認為這只不過是文建會推動的一項政策罷了!再者,以白米社區為例,先簡述其地理和人文環境,再闡述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形成及工作成果,看看是否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並從三個面向(文化理念、文化施政目標、文化行政)分別來探討,白米社區營造的優缺點,最後,提出一些對白米社區,或是對社區總體營造的個人看法。

 

     何謂社區總體營造

   隨著時代的變遷,地方主體性的崛起,政府與民間努力創造出一個更安樂的社區生活環境,這時,內政部提出了社區發展計劃,經建會提出了生活環境改造運動,而文建會,則推出了社區總體營造計劃。

   簡單來說,社區總體營造的施行方法,就是以一種文化的手段,重新塑造一個社會,一個人。它在以「社區共同體意識」為前提之下,藉著讓社民參加公共事務的過程,凝聚向心力,培養出「社區意識」,而且社民藉此獲得學習的機會,也奠定日後,社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若要仔細介紹,我便從文建會出版的「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中,節錄這一段話,它說:

                社區總體營造的目標,不是只在於營造一些實質環境,最重要的還是在於建立社區共同體成員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意識,和提昇社區居民在生活環境的美學層次。所有這些理念的指向最後都將導致一個結果:社區總體營造不只是在營造一個社區,實際上它已經在營造一個新社會,營造一個新文化,營造一個新的人。換句話說,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的本質,其實是在造人,也只有透過文化的手段,重新營造一個社區社會和社會人,以實質環境的改善作為短期目標的社區總體營造才有可能成功。

 

   從這番話中,我們知道了社區總體營造的定義,也知道了文建會推廣此政策的用意,現在,我們要從一些行政上改變,或是觀念上的轉變,看看社區總體營造如何從以往由中央主導的文化政策中,轉行為地方文化施政為重點(資料來源: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

 

全國文藝季的啟動:辦理的方式和以前不同,現以地方文化中心為主導,分年、分階段地發掘地方資源、特色,及地方人才。再由文建會將各個地方主題,串聯成一個大型的、全國的文藝季。而此活動,也在當時成為文建會貫徹其地方發展政策的一項重要策略。

文化地方自治化:各縣市的文化中心,扮演起「地方文建會」的角色,擬定地方藝文發展政策之後,再向文建會申請補助經費。

鄉土與文化文史工作的發展:它其實就是我們所知的「本土化運動」。透過本土化,建立起鄉土意識,而所謂的「鄉土意識」,就是所謂的「地方文化意識」,因此並不限於特定地區的歷史傳統活動或形式,還包括了社群主體價值觀在生活中的具體呈現。

文化資產保存觀念的轉變:古蹟的保存不再像以前,只是修復保護而已,而是將它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力,並把這些基礎,活化成經濟產業的基礎,很多的傳統部落,便可因此保有地方特色,且又有吸引力。

地方環境與社區美學觀念的建立:以公共藝術為切入點的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建立一種「社區美學」的觀念,帶來全民美學學習的運動。

國際展演活動的地方化:國際展演活動成為地方藝文特色的傳統與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以帶動地方文化藝術事業之發展與國際觀的建立。

文化、產業與地方綜合發展計劃的結合:目標將文化產業化,即是將文化或是藝術活動本身及其產品作為地方產業來發展,促成以文化藝術來進行社造和重建的計劃。

上述的種種,是社區總體營造實施下,觀念及行政管理上的變化,藉此,我們更加能體會出,社區總體營造到底是什麼,以及它帶來了那些變動。

根據此書指出,社區總體營造切入點的議題包括:生活問題的解決、社區環境改變、社區藝文聯誼活動、生活空間的保存、社區終身學習的活動、增進地方福祉的合作事業、地方特有產業之開發與文化內涵的提昇等等。而我在這裡所提及的要點,即是白米社區這幾年來社區營造的實施項目。

白米社區最初的社區覺醒,就是對生活環境的不滿,因此他們從自家環境中做起,企圖改善已經受污染的空氣及環境。首先與工廠協調,最後由他們自己來作美化環境的工作。「白米」利用街道家具使永春路(白米社區主要道路)變得不同,而且開闢很多適合親子一同遊樂的向陽步道及太陽林蔭步道,最特別的是讓居民自己利用最簡單的材料,美化步道。像是在向陽步道上用石粒拼出文字,或是在林蔭步道上彩繪拼磚,這些都有利於社區環境的美化及生活空間的保存。

再者,「白米社區」成立讀書會、皮雕班或是木屐舞蹈班,使得社區居民有終身學習的機會;除此之外,白米社區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根」,那就是木屐文化,並且利用合作社這個組織,以扶助社員生產,以促進社區生產福利,改善社員生活為目的。

並且,發行了「響屐報」這份社區刊物,讓社區居民掌握社區進步的脈動,培養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及能力,進而提昇了文化內涵。

正是因為白米社區的總體營造與想做的相差不遠,它很快地就受到社造推動者的注意與寵愛。

 

 

 

 

 

 

 

 


 

簡述白米社區

白米社區的地理環境及社區改造初聲

 白米社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的東南方,砲台山的西麓。白米溪連接蘇澳溪,貫穿這個社區,再由蘇澳港進入東邊的太平洋。西邊有中央山脈三面圍繞,因此林相豐富,在早期地方上流行一句俗話:「白米甕,砍木屐,偷銼材,山林捉」,這是日據時代,白米居民和山林間親密關係的最佳詮釋。因為受到日本人的關係,台灣人流行穿木屐,這裡便與三峽一樣,逐漸發展成木屐的供應地,加上鄰近蘇澳軍港,及蘇澳舊火車站,交通十分方便,清同治年間,福建提督羅大春開鑿蘇花古道,在這裡,除了古道的遺址外,尚有許多像清兵古墓、古碑的歷史古蹟。

白米甕是這個地方的舊稱,關於這個地名的來源,十分有趣。民間傳說以前仙女造訪此地時,聞到人的氣味嚇跑後,忘了帶走帶來的甕,也有一說是,光緒年間,登仕太郎王家驥奉命來此,見到乾枯的溪谷露出的白石,一粒粒的宛似白米粒,而三面環山的形勢恰如一個大甕,就將此地取名為白米甕。

但曾經,白米甕的美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全國最大落塵地區」的封號。沒有了源源不絕的白米,有的只是一輛輛大卡車行經造成的空氣污染。礦藏的豐富,反而造成了環境污染,礦石加工廠和水泥場,對原本老舊的街道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歷經環保意識抬頭的年代,社區居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決定將他們的不滿付諸行動,他們拉白布條和工廠業者抗爭,組織起來與工廠交涉,限定工廠的作業時間,改善生產過程的污染,在每戶屋頂上裝設噴水器固定時間噴灑,也在民國八十二年時,成立了社區發展協會,往後,這個協會更充分發揮了它所擔任的角色,白米社區的形象因此轉變,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的代表,及文化創意產業的模範。

 

 

     文化理念看白米

所謂的社區總體營造,即是用文化的手段,來推動文化政策改造社區。而白米社區以「白米響屐村」的姿態,找到屬於它自己的文化,但是它找到的真的是一個文化嗎?

事實上,要想界定文化的層面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包含的範圍太多太廣,不過大致上我們可以就幾個面向,企圖分析白米社區的木屐文化,是否真的是一個文化產物。

首先,我們可以判斷白米的木屐文化是否負有新意、創造力,或是負含美學的觀點。因為一個文化,該要懂得活化、裝飾,這樣才能源源不絕。而白米的木屐,已加入了藝術的因子及美學的東西,譬如說以彩繪、皮雕的方式加以裝飾,或是改變其構造,使其有更多用途,比方說健康木屐,或是跳舞的響屐。

再者,白米木屐的重生,是因為白米社區有其歷史背景,因為早在日據時代白米社區就因有大量的「公母樹」(木屐原料)而以木屐聞名。因此,白米的木屐文化,是受到傳統背景的影響的。而若想解釋何謂文化,這一點是不容忽視掉的。

透過這樣的文化手段,白米社區的居民漸漸熱愛起自己的社區,木屐文化在他們的心中已不單單是一個藝術層面的東西,相反的是,它成為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對它的情感已經昇華成一種對家人的情感,由木屐文化為切入點,進而讓居民共同思考白米的未來,也創造出一個不同於其他地區的地方特色。這便是社區意識的建立及地方特色的確立。這也是文化的特色之一。

而白米的木屐文化,更進一步的轉型成創意產業,它所生產的木屐質優量低,完全符合了文化所要求的特性,而且不論是專業的木屐師傅、皮雕師傅、彩繪師傅,或是其他白米的居民,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做出自己的木屐。因為白米的木屐文化,是屬於大家的,它不是某一個階級,或是某一個人獨享的東西,它強調的是自由創作而非迎合。

從上述的種種看來,白米的木屐文化,帶給了社區居民:新意、創造力、美學觀感、歷史傳統、社區意識、情感昇華、自由創作及地方特色,光就這幾點,我們就可以說白米的響屐文化,的確是我們所認同的文化活動,也的確是一種透過文化手段來施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好例子。

以下我附上幾張白米木屐的照片,這樣一來更能感受到它與其他木屐的不同:         

               圖一                                                      圖二

                               

 

 

 

 

 

 

 

 

                          

圖三

 

      文化施政目標看白米

 

文化政策的目標不光只是保護文化資產和傳播文化而已,還有創造及活化兩項十分重要的課題。為什麼文化政策如此的重要,除了文化資產本身不能被忽視的本質外,還有希望透過文化政策,將我們的文化資產傳至下一代。在這個過程中,純粹地將它介紹給大眾是不夠的,因為它並未真正和大眾產生互動,重要的是,該如何使其結合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先把「文化資產」作一個範圍的界定。一提到「文化資產」,多半的人腦中都立即顯現出一幢幢的古蹟建築,事實上「文化資產」並不只限於此。根據 Les politiques publiques de la culture en France一書,「文化資產」可分為有形與無形兩類。

有形的文化資產分別是:古蹟、手稿、樂譜、期刊、彩繪玻璃等等;無形的文化資產是:語言、舞步、習俗、傳統等等。姑且不論白米社區的「文化資產」是哪一種,它都照著一個公認的方式進行社區營造。

我們知道,要想傳承或是發揚一項「文化資產」時,先決條件是要先認識它。參與規劃白米社區社區總體營造的汐止社區大學教授高松根表示,在執行這項任務之前,他自己實際先到「白米」住了兩年。他苦思著該如何幫助「白米」,最後他終於找到了一些文獻,指出「白米社區」曾經在日據時代時,以木屐聞名。因此,我們並非天馬行空地賦予「白米」一個木屐之鄉的封號,而是透過對其歷史背景的認識和研究之後下的決定。

等到確立目標後,該注意的是,如何將以不盛行的木屐喚回。因此,我們要做的便是如何保護它、保存它。通常這兩項工作是不可分的,因為保護它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保存。

白米社區十分幸運,社區中還有兩位木屐老師傅,他們起先帶著懷疑的心情,加入了社區總體營造的行列,在台肥廢棄的辦公室裡,製造木屐。而白米社區並不以此自滿,他們更加成立產業研發班,即便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來保存這項尋來不易的木屐文化。

等到保護、保存至某一階段後,剩下的便是如何將它活化發揚。

先拿木屐為例,「白米」在成立產業研發班之後,隨即成立生產班,目的在於木屐的生產銷售,單純的木屐文化,在有組織、有商業遠景下的變成「文化產業」,帶動整個白米社區的產業契機,而白米社區更計劃將木屐的販售地點延伸至百貨公司和超市,讓所有喜愛白米木屐的人,都能輕易地購買到。而就木屐本身來說,它已從一件很單純的生活物品,變成帶有藝術價值的手工藝品,因為除了老師傅的技藝重出江湖之外,它們還加入了新的活化因子,將彩繪及皮雕彩繪運用至木屐上,並和學校特別合作,除了至學校講授木屐製造過程外,還成立了木屐舞隊,不定時的與社區中「媽媽響屐舞隊」一起表演,讓居民們,尤其是讓年輕人(那些記憶中沒有木屐的人),體會出木屐文化多元化的美。

另外,還透過木屐館,這個開放的講堂,提供休閒、討論、教學的空間,或是透過專人講解,或是響屐廊上舞步的分解教學,讓那些外來的遊客,也能體會到木屐之美,進而達到傳播地方文化的目的。而且還開放了藝術家與民眾,面對面的時間,參觀者可以親眼看見老師傅刨下木屑的那一剎那,或是畫下那美麗的一筆。

而這些做法,除了對文化本身有其大的益處之外,對經濟和社會功能也有助益。原本毫無特色的「白米社區」儼然成為一個帶有強烈「地方色彩」的「白米木屐村」。它每年吸引了很多的觀光人潮,再加上原有的地理資源(冷泉),白米以便成一個觀光景點,這和木屐產業一樣,都能為社區帶來更好的產業契機。而成功的社區總體營造,讓「白米」擺脫掉往日「全國落塵量第一」的封號,重塑了社區形象和社區居民意識。

 

 

文化行政看白米

 

文化行政可分為四個部分來探討,分別是le financement(資金)、ladministration (行政管理)、la loi(法律)和lavis public(公共意識)。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也隨著這四部分而有所改變。在行政這一個部分,中央可以是一個領導者,直接統籌規劃所要做的事務,也能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授權者,將權力下放至地方政府或專職機構,面對凝聚公共意識的這項課題,它亦能成為個良好的傳播者,在藉由種種的文化推廣方案,訓練民眾參與事務,進而培養出認同感,建立起共識。而民間更可以透過種種不同的方式,爭取資金及補助,這時相關的法令規定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中央也同時扮演著立法者和重新分配者的角色。除了訂定出相關的補助辦法,中央也會制定出相關的法令及禁止規章。

根據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一書,當八十三年期間,政府曾經做些規劃,這些規劃可分為三類(而我在這裡,以上述所說的四個部分作為分類標準,來探討中央的文化行政工作):

就資金方面:修繕鄉鎮地區工有或私有設施空間強化相關設備,配合現實條件的有限經費而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並縮短鄉鎮資源分配不平均。

就行政管理方面:建立附屬機構。並負責相關業務的推廣,強化各縣市各層級文化發展的計劃。

就公共意識來說:舉辦多項文化推廣的方案,如全國文藝季或是小型展演活動。或是「社區文化發展計劃」、「美化空間」專案計劃。

白米社區其實也是參加文藝季的一員,因為透過此活動,它亮眼的社造成績,才會受到眾人的矚目,並在1999年參加所謂的社區美化方案。

若將文化行政的範圍縮小,單以白米社區內部來看,先將其看成一個小型的自治地區,社區的發展協會便是社區的「中央政府」。它扮演著上述的角色。從協會的章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非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團體,其實很有組織性,其中包括理事會(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監事會(常務監事、監事)、長壽俱樂部、社區自願服務團、守望相助隊、慢速壘球隊、讀書會、文化志工共八個部門。每個部門各司其職,互相協調組織的推展工作,執行社區產業輔導計劃,及推廣社區營造。而且居民都有權利成為協會的一份子,由此可見,協會是大家的,權力也是大家的,雖然是個統籌者的角色,但並非專制獨大。

此外,為了發展木屐產業,白米社區還成立合作社來加以推動,並以不同的產銷業組織,藉由社區的力量,將此文化創意產業,變成文化工業,經由一條條的生產線,有組織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當初為了採地場化(就是產品只在當地銷售)和市場化經營,社區才成立了這個組織,而合作社的社員都是由當地居民組成的,居民只要認購三十股(一股一百元),即能成為會員。不過,合作社的宗旨不只如此,還希望當社區形成一個經濟體之後,透過它的運作,可配合觀光及民宿,並確保社區總體營造的永續發展。當然,此組織存在的目的無非是權力下放和分配,還有培養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讓全社區的居民動起來,並凝聚居民對自己居住地區的認同感,一旦有了認同,就會思考如何使其越變越好,因此我們發現,居民們從最基本的打掃環境做起,默默地付出,有的人修剪花草,有的掃街撿垃圾,每個人都一心一意地想使白米重新活起來,這樣的行動與想法,也帶給工廠業者一種壓力,一種道德上,或是良心上無形的壓力。

發展協會訂出了許多法規,規範社區營造的相關事務;合作社也擬定出有關木屐產業的生產流程,譬如說公告登記的辦法、合約的樣式、商品驗收及付款方式等等。

關於資金的來源,除了有文建會的專款之外,白米社區還從宜蘭文化局、環保局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獲得。此外白米社區還靠著合作社的運作,將木屐文化產業化,並明文規定出參與合作社運作的業者,必須繳交銷售額的百分之三十惟必要的管銷費用;而在年終結算時,若合作社有淨營餘,應以百分之十作為公積金,百分之五作為公益金,百分之十為理事及事務員、技術員的酬金。剩下的則是社員的分配金。

公共意識的強化,可說是文行政上最重要的一環,而白米的社區發展協會其實也在這一部分花了很多的心力。通常我們必須指派特定的人做特定的工作,譬如說為了開辦響屐報(前身白米社區通訊),「白米」培育人才,設置專人定時出版,並徵求專業人才協助整理社區文史資料,形成社區文史工作室之社區學習場所,甚至和舉辦了規劃辦理刊物編輯人才的培育課程。而且結合學校教育,由專職的人才教導木屐文化,並設專人在木屐館解說導覽,這些都是白米在這一部分下的努力。

 

 

 

      結語

其實由文化活動入手,比較容易將社區總體營造的理念,推進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思想中。而這樣一來,便可以凝聚民眾的公共意識。而社區總體營造的模式,也如它所預期的一樣,除了使民眾更加參與了公共事務,也讓文化活動及文化政策,不再限於只是對「藝術的提倡」,而是擴大對整個社區的重建,正如同文建會所說的,是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環境意識、景觀美學與人我倫理等等的重建。

而這個計劃也對白米木屐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它促使居民深入體驗自己故鄉永續發展的要求,藉由工藝傳承、鄉土導覽、文史調查編輯和環境改造等種種工作,提共了就業機會,並培育社造的人才,作為營造白米木屐村社造的基石,而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活絡的不只是經濟活動而已,最重要的是,這個當初人口外移問題嚴重、人口老化的社區,已在眾人的努力下,發展出自己的地方特色,雖然說這特色不是社區的全部,卻也能帶出社區的精神,讓社區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

不過,在經過這幾年的社區總體營造之後,有些人卻認為選定木屐為白米產業文化的代表,是不對的!因為根據當時的立法及經濟效益來看,木屐產業是個違法的經營事業,生產規模不大且經營時間不久。也就是說,木屐製造業並非是居民所共有的深厚歷史記憶,比起三井株式會社與盧讚誠,它薄弱了許多。那麼選定木屐作為白米文化產業的代表,真能有效地建立社區居民的光榮嗎?

而在種種的資料中,鮮少有石礦加工廠業主和居民互動的例子,業者也從未在文化活動中出現,因此,我們不禁質疑,這些工廠業者和相關從業人員,難道就不是社區中的一分子嗎?要不然他們為什麼沒有跟著參與白米社造的活動?

因此,雖然白米社造的成績已經斐然,但仍有一些美中不足之處,相信不久之後,白米的居民定能想到辦法解決!

 

 參考資料來源

²       文建會網站

²       http://www.ceformosa.org.tw/bami/

²       http://homeland.yam.com/h103-19.htm

²       http://www.sinew.idv.tw/cul1/cu131白米.htm

²       http:// media.ilc.edu.tw/ART/AS/AS_LESSON05-6.HTM

²       地區性觀光市鎮之評估與規劃研究報告       交通部觀光局

²       1999 社區美學研討論文集                  文建會

²       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²       Les politiques publiques de la culture en France   Pierre Moulinier

²       老師發的講義

  

白米社區的大事紀

 

資料來源:http ://www.ceformosa.org.tw/bami/文章/

 

1992年以前  全國落塵量第一

1993 社團法人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發展協會立案成立

1994 獲得行政院環保署評定為全國六個環境改善的績優社區

1996 推出木屐產業參加歡樂宜蘭年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展示

199789 連續三年接受委託辦理「白米社區生活環境總體改造工作」

199789 通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白米社區地方產業文化特色輔導計劃」

1997 木屐工坊成立

1998 木屐展示館成立

1998 社區合作社成立

1998 皮雕班成立

1998 白米假日廣場成立

1998 守望相助隊成立

1998 老人送餐隊成立

1999 木屐街坊成立

1999 木屐舞蹈班成立

19992000 通過行政院文建會美化公共環境種子計劃

2000 太陽步道完成

2001 白米永春道路美化工程

2001 外環堤便道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