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振興文化環境政策

 

  本章將介紹文化部當前政策重點。藝術推廣教育與擴大藝文人口、發展地域文化行動、鞏固法語國際地位及推動語言多元主義。

1999年文化部預算書標題為:擴大資助為文化民主化服務。宣佈以擴大藝術推廣教育,繼續馬爾候宣示的文化民主化目標。2000年預算書宣佈四大免費措施以行動宣示政府加速履行憲法明訂的國家應保障兒童與成人接觸文化的平等權利的決心。藝術推廣教育與擴大藝文人口成為文化部的施政重點,由地域行動與發展評議會負責。

1996年文化部增加一個單位。原來直屬總理的法國語言評議會納入文化部職掌。1998年將原來成立於1990年的培訓及發展評議會重組改名地域行動與發展評議會,強調其協調全國文化政策發展的功能。這兩項職掌的加入顯示文化下一階段的任務。

 

第一節    藝術推廣教育與擴大藝文人口

 

賈克朗擔任文化部長時認為許多成人不去看戲或博物館,是因為害怕。從小沒有機會接觸,不知在那種場合該如合自處。於是成立培訓與發展評議會,與教育部合作在中學推動一系列電影在中學音樂在中學戲劇在中學的活動。

 

藝術推廣教育

  在第六章有關音樂與舞蹈政策中,我們詳細介紹文化部與市鎮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動藝術啟蒙教學。但九0年代以後由培訓及發展評議會及現代的地域行動與發展評議會推動的藝術教育(éducation artisique),其精神及作法不同。下面我們舉兩個實例說明。

 

 

 

合唱劇:炊事兵的森巴(La Samba de cuistots)Saint-Nazaire國家演藝廳Jean Moulin初中合作

演藝廳歌手與Jean Moulin一班初三學生,九月開學時,在海邊宿營二週。共同選定廚房及餐廳當創作主題。由於前一年,其中一位歌手曾為這群學生上過一年,每週一小時的音樂寫作與歌曲作詞技巧。兩週宿營下來,完成一大部份歌曲,團隊默契也建立起來。演藝廳回去編曲,第二學期上課時間,三個月大家一起練唱。歌曲部非常逗趣:土魯斯潛水夫的藍調(Le blues du plougeur de Toulouse),甜-鹹(Sucre-salé)等。演奏部份由四位職業樂手與九位當地音樂學校學生擔任。經彩排兩週於六月下旬分兩週公演四場。舞台佈置成小酒吧格調。公演四天,來賓一邊吃小點心一邊欣賞。整個演出獲得滿場賀彩。

 

話劇動物向前走”(Allons Z’animaux)Saiut-Nazaise戲劇廳與Jean Moulin初中合作。

此計劃分成兩個子計劃。一班初一學生和演員學短劇及即席演出技巧。另外,由兩位作家與另一班學生以寫作班方式學劇本寫作技巧。兩位作家以學生作品為基礎在暑假寫成劇本。動物向前走暑假過後開始彩排及公演。

  由上面兩個實例,可以發現文化部推動的藝術教育,不再是理論教學,以工作坊方式進行。藝術教育活動由文化部,教育部及省政府合作出資,三方加上學校及表演團體共同簽約。強調由藝術家主導,學校老師在旁輔助。全國許多初、高中以類似精神簽訂不同主題:電影、攝影、戲劇、音樂、造形藝術、文化資產等藝術教育契約。

  馬爾候主掌文化部時,一直強調文化要與教育區隔。其實,他強調的是文化,不是透過藝術史等知識學習,而是政府應該提供最多的機會,讓人民透過與藝術直接接觸,感受那一煞那的驚艷與釋放。

 

擴大藝文人口

  由文化部研究與展望處在1973198119891997年的藝文參予調查中發現,政府推動文化民主化四十年下來,藝文人口中仍是中上階級,上班族及學生佔大多數。1997年調查中顯示:33%技工,38%粗工,21%職員,25%農人未曾去過博物館。另外,43%技工,50%粗工,30%職員,未參觀過古蹟。

  當然,文化部長知道票價不是阻止民眾參予藝文的唯一原因。但是,調查同時顯示,參加藝文活動時多半結伴與朋友,家人,情侶一起去。陶德嫚部長,因此決定推出四大免費措施,鼓勵中下階層全家一同出遊。

1.    全國98家國家古蹟,每月應安排一個星期日為免費日。

2.    1218歲免費參觀國家古蹟。

3.    全國33家國立博物館,十月至五月一日期間,一個月安排一個星期天為免費參觀日。羅孚宮是每月第一個星期天。

4.    五家國家劇場,每週四單一票價50法朗。

  所有相關文化機構及各級政府應負責傳達這項利多訊息,鼓勵民眾多多利用。

 

第二節 發展地域文化行動

 

        自從文化部鼓勵地方政府與文化機構提出以文化發展地方的計劃與政府簽合作契約,許多地方政府紛紛投入地方文化建設。不過,因為專業經驗不足,常發生中央與地方文化政策不一貫,不知如何著手推動文化性的發展計劃,或事半功倍。為避免不當文化投資造成地方財政危機或背離文化原則,文化部於是責成發展與地域行動評議會,負責與其他部會協調地方發展政策,共同評估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投資案。

        地域行動與發展評議會目前的工作重點為:

1.    輔導偏遠地區及都會問題社區發展藝術推廣教育及文化資源教室。

2.    與文化部地區辦公室(DRAC)合作,研訂地域文化行動手冊。選擇一系列地方個人或團體可能籌劃的文化建設或活動,提供相關資訊:法令、主管機關、條件限制、行政流程、未來發展等等。目前以阿爾薩斯的DRAC最積極出版一系列實用手冊:

-      如何建立國家立案博物館

-      如何登錄博物館典藏

-      如何研擬文化計劃

-      如何獲取舞台演出承包商執照

-      認識考古相關法規

-      如何爭取與進行文化贊助或協辦

-      如何利用歐盟之協助地域文化發展基金

-      如何成為地方博物館研究員

-      如何在古蹟執行工程

-      建築與古蹟週邊空間條例

-      如何經營觀光花園

 

第三節 鞏固法語國際地位及推動語言多元主義

 

鞏固法語國際地位

        法國一向以其語言精緻及邏輯為傲。其外交部亦長期投入推動海外法語教育。法蘭西學院及法國語言評議會及長期投入研究法語,維持法語的品質。

        然而,二次大戰以後,英語抬頭,法語國際地位節節敗退。近二十年的科技及電腦網路發展,連法國人參加科學研討會都因找不到適當法文詞彙,紛紛使用英語。法國政府眼見大勢不妙,將語言政策由文化部主管,進行一連串推動鼓勵使用法語的運動。例如訂320日為世界法語日。並成立新詞與詞彙全委會與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合作建立科技用語詞庫。並成立法國語言中央諮議會,提出有關法語使用、修訂、傳播及發揚等相關政策提出建議。

        另外,也提供補助鼓勵以法語出版科學期刊或補助以法語舉行科學國際會議所需之即席口譯費用。

 

 

 

推動語言多元主義

        在鞏固法語地位同時,法國也體認到全球化運動下,外語為全民必備的能力,因此規定小學開始學第一外語,初中學第二外語。為了服務觀光客,相關公共服務單位要配備外語人才。為加強外語學習效果,成立許多外語資源中心(Ressources linguistiques)提供全民最好的外語學習環境。對內則鼓勵發揚方言及方言文學文化運動,以保留特殊文化資產。